2025年5月,特朗普总统确定了推进其长期谋求的"金穹"导弹防御系统的实施方案。这套仿效以色列"铁穹"系统的防御体系,将由陆基、海基及天基拦截器构成多层次防护网,标志着美国将首次在太空终极前沿部署军事武器。该系统旨在覆盖导弹攻击的四个阶段:发射点摧毁、上升段拦截、中段截击以及末段俯冲拦截。
据披露,该系统将应对所有主要导弹威胁,包括弹道导弹、对地攻击巡航导弹,甚至可抵御"源自太空的袭击"。美国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渴求可追溯至1983年里根提出的"战略防御计划"。该计划因构想不切实际被戏称为"星球大战",试图通过天基防御层解决核军备竞赛问题。
尽管当年的冷战计划曾遭国内外广泛抵制,如今美国仍执意推进这项现代版提案——尽管其可行性、成本及地缘政治影响仍存诸多争议。五角大楼计划在特朗普任期结束前完成部署,项目负责人太空军将军迈克尔·格特莱恩称其"堪比曼哈顿计划的规模"。
在“金穹计划”之前
在"金穹"系统构建前,美国并非从零开始,而是在现有陆基拦截体系上叠加防护层。目前已在阿拉斯加格里利堡和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分别部署44个发射井,配备三级助推火箭,通过雷达更新与红外传感器引导大气层外杀伤器,对来袭弹道导弹实施中段拦截。该陆基项目曾获拜登与特朗普两届政府共同投入。
早在"金穹"计划提出前,美国原定于2028年和2031年分别增设20套"下一代拦截器"及第三处东海岸发射场。除陆基防御外,美军还部署系列机动导弹防御单元:规模最大的是海军"宙斯盾"弹道导弹防御系统,现有56艘巡洋舰和驱逐舰配备雷达及拦截导弹,主要在亚欧区域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。按计划,到2030年还将有13艘舰艇加装宙斯盾反导能力。
针对导弹末段飞行,美军与盟友使用车载"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"(THAAD)及"爱国者-3"型导弹。但据《卫报》2025年7月报告,美国现有爱国者导弹库存仅达军备目标的25%。尽管已有此防御体系,美国当前导弹防御能力与外来攻击威胁间仍存巨大差距——现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仅能应对针对海外基地与盟友的袭击,无法护卫本土目标。
金穹如何运作
"金穹"系统将致力于扩展现有防御体系的规模与复杂度,构建配备天基拦截器与非动能武器(如激光)的多层防护网,实现在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的全阶段威胁识别、跟踪与打击。理解该体系最直观的方式是拆解其两大核心功能:威胁探测与中和。
为实现前者,美国北方司令部司令格雷戈里·吉洛特将军向国会强调需建立全域感知层,采用"海底到太空"的监测路径在全球范围识别潜在威胁。这将是一项结合卫星、海底传感器、空中追踪飞机与陆基雷达的庞大工程,覆盖从发射井到潜艇的所有攻击向量。
关于系统具体形态仍存激烈争议,批评者指其星座规模过于庞大,且需无缝快速响应的协同难度极高。为解决此问题,部分争议性提案建议五角大楼直接采购私营企业的监视卫星服务,潜在候选包括SpaceX、Anduril和Palantir等公司。
除监测架构外,美国很可能部署搭载拦截导弹与定向能武器的攻击卫星层。此举或将带来关键优势:包括在导弹助推段(发射期间或刚结束时)实施拦截。专家指出这是截击弹道导弹与高超音速武器的最佳窗口期,因此时导弹不仅速度最慢、轨迹最易预测,尚未施展规避机动。
金穹现状如何
特朗普政府已为实现三年目标采取多项举措。继2025年1月签署行政令后,五角大楼起草了系统行动计划,最终于5月敲定总统选定的1750亿美元架构方案。该项目由太空军作战部副部长迈克尔·格特莱恩将军领衔,他是太空军事前沿部署的坚定倡导者。
然而"金穹"系统的总资金仍存变数。尽管方案要求1750亿美元拨款,国会当前预算远低于此数额,最新预算法案仅初步拨出244亿美元。未来三年能否追加1500亿美元拨款仍是未知数,许多议员对该项目的成本与可行性持怀疑态度。
私营部门大多对项目持乐观态度实属必然,包括洛克希德·马丁、波音、诺斯罗普·格鲁曼等防务巨头,以及微软、Palantir等硅谷力量预计将积极游说参与。而SpaceX的角色已成为支持与反对双方的争议焦点——鉴于CEO埃隆·马斯克与总统的微妙关系,这家全球最大卫星供应商的参与度,或将决定特朗普任期时间表的可行性。
问题仍然存在
"金穹"系统的成败关键在于美国能否以空前速度扩张卫星群组的规模。目前所需卫星数量仍存激烈争议:有分析指出,拦截仅10枚洲际弹道导弹的齐射就需1.6万颗卫星组网——作为参照,SpaceX现有星座规模尚不及此数一半;另有评估认为系统初期或需2000颗多功能卫星。更复杂的是,这些卫星每年都需更换补充。
导弹拦截本身亦存技术难题。随着导弹技术演进,对高超音速洲际弹道的探测、跟踪与拦截难度激增,需持续扩展技术及后勤网络。为在助推段实施拦截,美国需在数分钟内完成前所未有的数据采集、处理与行动响应。
项目成本疑问同样悬而未决。国会预算办公室指出,仅天基部分未来20年就需5420亿美元,超出总统预算三倍有余,相当于1985年以来美国导弹防御总开支的两倍。这还是基于防御次要核国家所需基础设施的保守估算,未计入"金穹"预设对手的强度。据CBO预测,总成本可能飙升至8310亿美元,甚至突破万亿美元——这尚未包含核武库升级维护的9460亿美元十年预算。
升级军备竞赛
除技术隐忧外,更存在根本性质疑:"金穹"真能提升美国安全吗?部分专家指出,该项目颠覆核威慑逻辑,可能加剧全球军备竞赛,促使对手升级武库。冷战时期已有先例:当俄罗斯部署百余枚拦截弹时,美国便强化针对俄制的武器储备;俄罗斯也为破解里根"星球大战"计划启动新导弹研发,如今中俄已联合谴责"金穹"项目。
这场新军备竞赛或已拉开帷幕:2025年3月中国开始测试卫星格斗技术,俄罗斯则自2024年起被指控研发反卫星核武器。科学家担忧"金穹"对具备反制措施的先进攻击是否有效。问题或许已非"会否引发军备竞赛",而是"能否跟上其自身加速的威胁演进"。
另一关键在盟友体系影响。据官员透露,加拿大需提供领空与雷达支持导弹追踪识别,但特朗普总统淡化加方作用,转而提出610亿美元合作方案。尽管加拿大民众存疑,总理马克·卡尼仍于2025年5月进行高级别磋商。即便加拿大加入,军备竞赛仍可能危及《北约第10条》保护的30个欧洲盟国——它们在新导弹防御时代可能装备不足,进一步复杂化地缘政治格局。